查看原文
其他

佛教是人生的大智慧

文化治要 2020-09-19

在一次学术会议中,一位伊斯兰教领袖对我谈到,他们信仰的是神,佛教信仰的是智慧。他的见地甚至比信仰佛教的人都准确。这种智慧也体现在佛教的皈依对象上。其他宗教皈依最高的神,佛教是皈依“三宝”,即佛、法、僧。佛是创造佛教的教主,法是佛教教主所讲说的真理,僧是按照佛法修行证到圣果的人,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。但是三宝的核心、最高者是法宝。佛亦是由法宝出生,佛经言,三世诸佛皆皈依法宝。(《大方便佛报恩经》“佛以法为师,法是佛之母”)

法者,为宇宙人生本来具有的真理、真实、真相,并非佛所创造,而是佛经过修证实践发明的。如同科学家发明规则、定律一样,佛是发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、真理,而后如实讲说。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最为明显的两大特征:智慧和慈悲。其他宗教虽然也讲慈悲,但佛教讲得特别多。而且从精神本质上来看,佛教与儒家非常相近。儒家提倡三德:智、仁、勇。智指一种智慧,佛教中有很多像诗句一样的偈语、偈子,表达着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。仁,儒家讲爱人,佛教讲慈悲。勇,儒家讲勇敢无畏,佛教讲精进。在这三方面二者是很相近的。今天我所讲的,就是佛教最突出的智慧。佛教的智慧是人所发明的,佛教所信仰的佛与其他宗教所信仰的神不同,他是一个具体真实的历史人物,2000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悉达多,觉悟成佛后称为释迦牟尼佛。佛,佛陀的简称,梵语Buddha,音译为“布达”,布,觉悟,达,觉悟的人,佛陀即拥有圆满智慧的觉者。作为一个人来讲,他所获得的智慧教化主要针对人,佛教产生于人间、立足人间,它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的问题,所讲的智慧是人生的智慧,教给人们如何善待人生。在此,我将佛教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三个方面:

一,珍视人生,积极创造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智慧。

一般人认为佛教在对待人生态度上是消极、悲观的,但这只是佛教的一方面。实际上,佛教在看待人生时,在所有宗教中是最积极的、是将人生价值肯定最高的宗教。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原罪,道教早期也认为人在一生下来时就承负着祖先们所犯的罪过,即“承负说”。佛教认为,人类在地球上是最高级的,而且在宇宙中也是最为宝贵的。佛教不信仰神,但承认宇宙中存在着诸多比人类高级得多的生命体,称之为天。虽然天人寿命长、福报大,比人类自在的多,但佛教认为,从根本上,诸天是比不上地球人的。佛教中称地球人为阎浮提人,阎浮提是古印度的一种树,所结果实形状很像地球。佛教认为,在所有的生命中,阎浮提人是最宝贵的。因为阎浮提人相比诸天以及其他动物具有一些非常宝贵的特点,最重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:


(1)勇猛强记。

人的思维发达,记忆能力强,能动性也特别强,即儒家所讲阳气旺盛。在其他动物中,智商最高的黑猩猩也仅相当于两三岁的小孩,无法与人类相比。人类这种强大的理性思维能力不但能够探索外界,还能探索自身,使人超越人的现实存在。所以,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,人是一个未完成的“X”。其他动物生下来即完成了其自身存在,而人在成长过程中最终究竟发展成什么样子,需要由人的所做作为来决定和完成自己。佛教认为,人类向上发展自己是没有上限的,最为究竟圆满的就是佛。人完成自己需要依靠自身这种很强的思维能力。


(2)很强的自制能力。

人类完成完善自己,还需要依靠很强的自制能力。即节制欲望、常修梵行。欲望犹如洪水猛兽,如果任其发展的话,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。梵即清净,梵行,就是指能够节制自身欲望,进行清净修行。人类恰好具备这种节制欲望的能力,具有能够按照一定的理想,一定的道德规范或宗教信仰节制甚至断除、超越欲望的能力。


(3)很强的创造能力。

在宇宙生命体当中,只有人具有创造能力。能够创造物质财富、精神文明,而其他的只能享用、消费已有的。基督教重视“人兽之辩”,探讨人与动物根本区别。认为人在其动物性一面上与其他动物是没有什么差别的,根本差别在于人“一半是天使、一半是动物”,所以人是能够超越其动物性一面的。这种观点与佛教基本相似。人的创造能力非但其他动物做不到,就是鬼神、甚至比人高级的诸天也无法与之相比。他们不能够创造财富,更不能创造科学技术及大量的文化产品,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全体不断共同创造文明、创造文化的历史。


很强的思维能力、很强的自制能力和很强的创造能力,这三种能力是人类最为宝贵的品质和特点。儒家也非常重视人的地位和能力,将其与天、地并列为“三才”之一,在这一点上跟佛教非常接近。佛教认为,虽然人不是最自在、最高级的生命体,但却是最宝贵的。因为只有人具备这三种能力,而这三种能力的发展前途是没有限量的,不仅对于人类整体是这样,对于每一个个体也是如此。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智慧,提高自己、改造自己,把自己生命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这种发展前途也是没有限量的。

所以佛经中反复讲人身的宝贵,所谓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。这种宝贵、难得表现在两方面:


(1)“盲龟浮木孔”。

佛经中将人身难得比喻为“盲龟浮木孔”:在茫茫大海上,有一只瞎眼海龟在海上飘荡,找不到一个可以安顿自己的家,偶然碰到一块飘来的木头,木头上刚好有一个洞,而这个洞不大不小刚好可供这只盲龟嵌入。这样的几率是非常小的。绝大多数海龟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和运气。佛经认为,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中,能够得到人身的几率难度是大于“盲龟浮木孔”的。所以佛陀一再强调,要对生为人身、拥有三种宝贵特点发起大稀有难得宝贵之想。


(2)难得易失。

其难得的另一面还表现在“难得易失”上。因为人的寿命非常短暂,甚至比不上海龟、老鹰,佛经比喻为电光石火,极其无常。尽管人生来具有理性、反省自身及创造等能力,但其寿命的短暂、死亡的必然也显示了人身可悲的一面。因此,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又将人比喻为“一半是天使、一半是蛆虫的口中食”,以此显示了人存在的悖论。


既然已经拥有了难得易失的人身,在理智发达的年轻时期,就要充分的认识这一点,既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理性、创造能力和节制能力,又要看到生命的无常、死亡的难料。“死亡学”认为,经历过死亡或者对死亡经过深刻思考的人,往往更加珍惜人身、更加豁达、更加看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人生态度一般也会更加积极。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佛经中讲得很多,称为“义利”。义,即意义,利,即价值,对于只知道吃、睡享受,而不创造意义和价值的人,称为“人身牛”,认为跟动物没有区别,是“无义利”的人身存在。还有一类人意义和价值是负面的,只知道向社会索取、伤害或妨碍公共利益。因此,佛教认为,人生不可虚度,在年轻时就应该冷静思考人生。首先要树立珍视人生、积极创造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智慧。怎样创造人生价值的智慧,是做人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,这种智慧甚至比获取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和紧迫,虽然知识和技能也是必需的,但拥有知识和技能有时并不能保证自己人生获得幸福和成功。


如何获取珍视人生、创造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智慧?这个问题佛教所提供的解决方法为观修:如实观察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,然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什么地方。佛教认为,意义所在之处为“安乐”。相当于现在所讲“幸福”。认为获得幸福、安乐,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。


佛教将这种安乐分为三种:

(1)现法安乐。

现法安乐,即今生当下获得幸福自在。《杂阿含》第九一经中,佛为婆罗门青年郁舍迦说在家人须先有四种具足:一方便具足,谓“于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”,努力学习知识技艺,从事农、商、工、政等正当职业为社会创造财富;二守护具足,谓善于保护财产;三善知识具足,在社会交往中要亲近,交接有正见,有德行的良师益友,尤其是精神导师,同时远离恶友;四正命具足,谓善于理财,收支平衡,不奢侈浪费。在财物用途上应分为四分(或六分):一分自食用(还要供养父母、亲戚、朋友、奴仆等),二分营生,一分储蓄等等。具有这四种具足,才能获得“现法安乐”。


(2)后世安乐。

在佛教看来,仅仅获得今生的幸福安乐是远远不够的。有些观点认为,只有今生没有来世。这实际只是一种假设,是根据现在不究竟的科学知识所做的一种推论。实际上,死后究竟如何,根据现在的知识是没有办法下明确结论的。像爱因斯坦、恩格斯,他们认为,人死后是否有继续的存在,就现在的科技、知识是不能贸然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的,它存在着两种可能。佛教等一些宗教的观点是其中一种可能,即人死后有一种精神是继续存在,继续延续的,所以认为精神是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。基督教、伊斯兰教认为来世是更重要的,因为来世是永恒的,今生是短暂的。所以作为人,今天要为明天打算,今世要为来世打算。如何获得后世安乐?佛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,即进一步勤修人天善法。首先,持戒增加道德修养,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;其次,主要是布施,经常给予别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、能够多从事或参与社会慈善事业。《杂阿含》九一经佛告郁舍迦,在家人欲得后世安乐,须有四种具足:一信具足,谓正信三宝,行三归依。二戒具足,谓持五戒,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。三施具足,谓布施慈济。四慧具足,谓如实知四圣谛等正法。


(3)究竟安乐。

佛教认为,获得后世安乐也还是不够的。因为后世安乐也还是短暂的。即使获得了像基督教、伊斯兰教、道教的那种升天成仙,也还是一种生命存在,还是有生有死。即使寿命几万劫,最后也难逃死亡。所以还要追求一种究竟的安乐。所谓究竟安乐,包括两方面:第一,永恒的生命,没有灭亡。第二,绝对的自由,得大自在,获得永恒的解脱与安乐。佛认为,这是人所应追求的最高价值。同时佛认为人经过修行是可以达到的,甚至今生现世就能实现。当然佛不要求人也不动员、强迫甚至引诱人去追求这种究竟安乐,佛陀只是根据个人需求意愿不同,来教导、提供给人怎样达到不同安乐的方法。


佛教还认为,如果想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,仅仅追求个人的安乐是不够的。大乘佛教认为,要具有一种菩萨精神,即给其他众生以安乐,包括以上三种安乐,将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。佛教认为,这种菩萨道的精神是非常高尚和值得追求的,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。通过服务社会、利益众生达到佛教所讲“庄严国土,利乐众生”,即美化所生存的世界、环境,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,佛教认为这才是人生最为究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。


二、如实知见、树立正见的智慧。

佛教智慧的根本精神,即佛经经常所说“如实知见”。知,理性上的一种明白;见,如眼睛看到的一样,是一种直觉的明白。这种智慧是一种不但从理性、而且还从直觉上明白世界真相的智慧。佛教认为,这种智慧是过好人生、获得三种安乐所依靠的根本。所以佛讲,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,智慧是佛教的最高信仰,这种智慧就是“如实知见”的智慧。在这一点上,佛教与科学精神是基本一致的。


科学认为,世界有一个真相,这是它的出发点,只要掌握了规律、真相,就可以获得自由。佛教也是这样看待问题的。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生命世界、精神世界都有其真相,而这些真相,人天生是不能认知的,且认知方式是有局限性和虚妄性的。因此,佛教的智慧应该看做是一种认识论,有人称佛教是第一个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检讨的,如同科学家进行试验前先要检查仪器一样,在认识世界前,首先对人类能否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行冷静的反省和检查,看其是否能够知晓世界及自身的真相。佛教在这方面做了大量严密的“工作”,它所用的方法不是物质仪器,而是“智慧内求”的方法。即向内观照自心。


获得智慧有两种办法,一种向内,一种向外利用仪器。佛教所用的方法就是向内,认为人具有一种研究自身心灵的力量和能力,充分发挥这种能力,就可以获得明白世界人生真相的智慧。通过这种检讨发现,人的认知方式是通过六个窗口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意识)这六大感知器官获取各自的信息,然后意识进行加工,如同计算机处理信息一样。但是对人类感官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考察发现,每一种感官都有很大局限性,如眼睛不能见到所有光,而看不见的东西不等于不存在,耳不能听到所有声音。西方有哲学家将人类认知世界比喻为被关在一个黑屋子里,天花板上五道很狭窄的缝隙,通过这五道缝及其所透露出的光来接受其信息认识世界,进行重重猜想与研究。


因此,只通过六大感知器官永远不能认识整个宇宙。其次,通过感官永远无法认知自身的奥秘、心灵上的奥秘。大脑储存各种信息,这些从感官上得到的有限的信息通过意识的处理往往会出现错误,这种错误有的是科学上的、有的是哲学上的、有的是价值观人生观上的,其中人生观是最为要紧的。因为人生观决定着人的道德和行为,人生观一旦出现错误,在道德上就是不健全甚至会沦落为罪犯。佛教将人生观、世界观称为“见”,即“见地”。错误的见地产生错误的行为。所以佛教认为,在认识到人身的宝贵价值后,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确立正见。正见,主要就是指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。

如何确立正见?就是要“如实知见”,对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上的各种错误认知进行修正。比如认为,自己与物质世界、外界环境没有关联,会导致环境污染;认为和别人没有关联,会导致种种犯罪;认为身体与心灵没有关联,会导致各种当今泛滥的身心病、精神病。如何“如实知见”?佛陀从一切现象中找到、归纳出了一个普遍规律,放之四海而皆准,然后以此规律再去观察其他现象。这个规律就是缘起法则。缘起法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所认知的一切现象都是各种条件、因缘的集合,没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第一性的、永恒不变的东西。所有物质现象都不是本来就有的。所以,凡是依赖一定条件产生存在的东西,必然依赖所产生的条件消失而消失,必然有生有灭,有生有死。这是现象界不可避免的、不可改变的规律,适应于所有现象。


将缘起法则运用到社会,即一切行为活动都要遵循一种规律:因果规律。有一个活动必然产生一个结果,人的行为也如此。而且这种结果是遵循其本身自然的规律,并非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而运作。这种因果法则,佛教认为是非常重要的。佛经讲,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可以无恶不作,因为他不考虑其行为对其自身以及对他人、尤其是对自己所产生的有害后果。这种因果法则是可以运用理性不断观察自然现象、社会现象而归纳证明的,只是很多人从主观上不愿意承认而已。实际上,相当长时间里,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维系所依靠的一个是儒家的道德体系,一个是佛教的因果观念。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两千年来不相信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人,尤其下层社会是很少的。


如实知见的缘起法则不仅可以运用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,而且可以运用到其他各个学科领域。在观察任何现象时,要观察它的因缘,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多种因缘、条件集合生起、发展、消灭的。因此,要把握一种事物及现象,就必须把握其相应的各种因缘、条件。例如要想获得成功,就必须掌握获取成功所具备的各种条件,有一个不具足都无法达到。在现实世界中,因果是铁的规律,在社会科学领域如此,在自然科学中更是严格,一点点误差试验就无法成功,可谓“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”。因此,因果法则可以指导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以及人的社会生活。一百年前佛教被介绍到欧洲时,马克思恩格斯从印度朋友那里了解到佛教基本教理后(没有直接看佛教经典)认为,佛教是朴素的辩证法。人类的辩证法在古代发展最高的就是古希腊哲学和佛教。实际上,缘起法则所蕴含的理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(对立统一、量变质变、否定之否定)非常相近。

佛教没有将这种朴素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科学,主要用于研究如何“如实知见”宇宙奥秘与获得究竟的安乐。佛教将这种永恒安乐称为涅槃,涅槃的积极意义即永恒的安乐与解脱。佛教主要精力即运用这种如实知见的智慧去探讨宇宙的奥秘、心灵的奥秘,从中获得一种可以达到涅槃的“道”。佛教自认为是找到了这种“道”。不仅仅是通过理性认识,更是通过佛与其无数弟子应用缘起法则,在宁静状态下深刻观察生命的起源而得出的结论。缘起法则看似简单,一般人也认为容易理解接受,但佛教却是坐在那里非常冷静甚至将全部生命、精力都用于以此规律观察世界、观察自己身心。佛认为,在经过这样的观察,尤其是通过静坐中运用缘起法则分析生命、身心世界构成,它的真实的本来面貌,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忽然开发一种智慧,这种智慧一般人是从来没有经验过的。


这种智慧主要有三方面的价值:第一,使人可以获得涅槃、永恒安乐,解除死亡焦虑;第二,获得无量身体——法身。法身,即与宇宙融为一体的身体,这个身体不会死亡,不受人间恶劣条件影响及疾病侵扰;第三,超越性智慧,能够直接直观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相、本面。佛教认为,这种智慧通过所发现的“道”是可以修得的,而且很多佛教弟子都得到了亲证。这种智慧对于年轻人是非常重要的,是一种安身立命之法。西方哲学家认为,宗教是专门给人提给安身立命之本的体系。虽然安身立命之本并不一定必须要用宗教来提供,但人必须要有这样一个“本”,即运用人的理性对宇宙、人的特质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、关系进行深刻思考观察以后得出的整体智慧,它是人生的方向盘,缺乏这种智慧,人便失去了发展的明确方向,跟动物是没有多大差别的。

三,如实知见自心,获得心灵超脱的智慧。

佛教“如实知见”的范围非常广,它观察的对象归纳为宇宙的基本元素: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从不同角度对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进行了归纳,包括生命现象、心灵现象、物质现象等一切现象。对于这一切现象都用缘起法则进行如实观照,才能真实地把握它的真面。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是观察自心。佛教认为,在缘起中,在集起世界的各种因素中,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心。在佛教看来,整个世界尤其是人的命运、身心都是“心”所创造的成果。人的命运完全是人的自心所决定的,世界的样相也是由心所决定的。所以,要在这个世界中获得安乐自由,诀窍就是要如实知见自心。因为心是宇宙中已知现象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现象,比物质世界要高级复杂的多。但心灵现象,长期以来,尤其是四百多年来物质科学高度发达,一直到现在都受到普遍的忽略。研究心灵的机构比起研究物质的机构也是要少得多。心灵的复杂要高于物质,起着蕴藏、关键的作用。一般认为,心就是“心”,能如何如何等,却很少对心的全体、蕴藏、深层进行思考。一百多年来,心理学家认为这个现象非常难于研究和把握,物质现象可以运用仪器观测,而心灵现象虽然也可以借助一定的仪器测量观察,但心灵整体看不见摸不着难于测量,因此研究手段方法要比研究物质困难的多。但无论难度多大,这种研究是必需的。而佛教则认为,研究自心反而比物质要容易。因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能够自知其心的能力,是一种本能,只不过没有进行发挥发展而已。只要发挥这种本能,运用佛陀发现的方法,去研究和把握自己心灵,就可以知晓它的真相。这种研究几乎不需要诸如实验室、仪器、经费等各种条件,只要有心,在任何地方场所都可以自己研究。因此,佛教的主体精神、基本精神、主要精神,可以归纳为12个字:自知其心、自主其心、自净其心。


首先,要自知其心。要对自心的真相有一个如实的把握。只有如实把握自心,才能做自心的主人,只有做到自心的主人,才能净化自心,将自心中的一些黑暗、污秽的东西去掉。因此,佛教的学说,主要是一门研究自心的学问,中国佛教将佛教称为内学,将其他哲学称为外学。内学之意,即专门研究自己内心。南宋孝宗皇帝曾对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进行过相当恰当的界定:以佛治心,以儒治世,以道治身(养生)。佛教的特长即“治心”,因此,佛教的主要用途就是来治心,而不是主要用来治世。佛教在“治心”上,体系非常庞大、学说非常复杂,以致于佛教一百多年前传到西方时(心理学正值新兴),心理学家看到佛教对于“心”的描述后非常吃惊,一直到现在,西方心理学界都不把佛教作为一种宗教,认为佛教是一种带有某种宗教背景的心理学,认为佛陀是最早的心理大师。佛教的四圣谛,是最完备的心理治疗方案,包含了病症、病因、药方和保健。

佛教学说复杂,十多个宗派,各个学派的学说也并不完全一致,至少有十几种体系。我将其做了一个整合,写到了《佛教心理学》这本书中,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它介绍给当代中西方的心理学家。因为西方心理学家对于佛教关于心的学说非常感兴趣,但他们要来学习佛教还是相当困难,一个人尽毕生精力钻研佛学,也只能是某一个宗派或者某一段历史,将所有佛教研究透彻,在学界一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因为佛教博大精深,经典多、道理深。大体上,我将佛教中关于心的描述归纳定义为“多功能多层次的集合体”,一般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。关于心,人们一般认识是心理活动、认知、情绪、感情等表面活动。实际上,心是一个巨系统,甚至是一个超巨系统,并不在大脑中或者心脏中哪个位置,它是同宇宙一样大、场态的,具有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,既有表面的心理活动,又有深层的心识活动。对于深层的心识活动,佛教唯识学有详细的揭示。日常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认知能力之下,还有两层到三层深层心识,这种深层心识在决定人的念头、意向、情绪上起着关键性作用,而已有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有人认为,念头是自己决定的,譬如商品购买、恋爱中喜欢谁不喜欢谁等,是由自己决定的,实际上不是,在自身决定作出之前,这些念头已经犹如电脑一样早已编码,是一个复杂的计算程序,是大脑中储存的各种信息复杂变化的结果。现代研究认为,人的性格、想法、念头,40%由基因决定。而各种心理活动,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编码编好的。佛教认为,人类很多的不自主的心理活动都是有害无益的。佛法将这种负面的心理活动称之为“烦恼”。


佛教中的“烦恼”与现代汉语中的“烦恼”有些不同,范围要广一些。它指所有使人心不能宁静安宁的、从表层到深层的心理活动。这些负面活动佛教认为要比有益的、正面的心理活动多得多。佛教将这种烦恼活动称为“使”(押解罪犯的公差)。这种自心所起的烦恼、情绪能驱使人不得自由。如人贪爱某种东西,犹如吸毒上瘾一样内心有一种驱使力量。人在某种刺激下产生快乐,是因为体内产生了一种多巴胺的物质。当这种物质的分泌、力量不断减弱时,就要寻求更大的刺激,如此便驱使人不断追求,永远也不会满足。所谓欲望难填。而生气嗔恨、嫉妒等不良情绪,尽管知道其对身体、身心以及对自己工作、社会交往的危害性,虽然不愿意,但控制很难,彻底改掉更难。因为从佛教观点来看,这些烦恼是俱生烦恼,即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,或者一种业已形成的反应机制,是不由自主的。因此,佛教认为,所有的修行,归根结底就是修心。

如何修心?即自主其心。将有害的负面的心理活动去除,或者适当节制。情绪产生行为,负面情绪产生负面行为,所有罪过都是来源于负面的情绪。而烦恼的总根子是自私:以自我为中心。如现实生活中,对于对方的不尊重会生气,是因为极力在保护自我的尊严及自我意义;嫉妒是认为别人的成功侵犯了内心的自我。佛教认为,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烦恼根子不除,运用心理治疗、道德约束等控制情绪,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不能除根,所有宗教信仰及心理治疗可以有效但都不能除根,除非改变自我中心的立场与心理结构。但如何改变这种天生的性能及机制?佛教认为,只有如实知见的智慧能够除根。这种如实知见的智慧才是佛法所特有的、最宝贵的智慧,要如实知见到诸法无我。人们往往错误执着有一个永恒常在的我,如性格是我,内心灵魂是我,地位名利是我,五蕴是我,佛教对这些说法都予以一一批判,认为这些自我都是没有的。如果认识不到诸法无我,从根本上来说,即使成就巨大也是没有意义的。因为所认为的“自我”是无常的、非永恒不变的,所谓的成功在宇宙中只是电光一闪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,是一种可悲的事情。


这种诸法无我的智慧,如实知见,如实观修,到达一定程度时会跟诸法无我的真实相应,完全契合一致时,会产生奇异的身心效应,获得究竟的安乐解脱。这种解脱才是真正的自我,才是永恒、自主的。这种生命、身心的自觉变革,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能,是人心灵潜能的一种开发。我认为,这是佛教最有价值,最值得珍视的东西,跟宗教的形式没有多大关系。很多科学家、哲学家都逐渐认识到佛教的这种智慧。西方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考察了历史上所有宗教、哲学体系后预言,未来能够将全人类结为一体的精神纽带,只有东方大乘佛教,其智慧与慈悲才能承担,同时能够解决人类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,是化解危机矛盾、解除烦恼痛苦、获取究竟安乐的安身立命之本。


(文自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陈兵教授)


========== END ==========

⊙版权声明:文章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祈愿:天下和顺,日月清明;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;国丰民安,兵戈无用;崇德兴仁,务修礼让;国无盗贼,无有怨枉;强不凌弱,各得其所;人无病厄,富贵康宁;长寿好德,善始善终.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